个人会员
第二届山东水土保持学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李长青同志先进事迹
发布日期:2022-05-30 浏览次数:51
李长青,男,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6月出生,原沂水县水土保持局党组成员、沂水县水利局退休干部,现任沂蒙长青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1978年进入山东省水利学校学习,1981年毕业后,他怀着满腔热情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沂蒙山腹地沂水县,从事水利、水土保持工作四十余年。他坚定政治立场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业务上精益求精,系统地钻研和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及时跟踪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步伐,在水土保持等学科领域内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立足本职工作,建设水土保持优质工程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李长青同志主持完成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15条小流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等多项工作,顺利通过省部级工程验收,获得多项优质工程奖,得到水利部、淮委和省水利厅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被水利部淮委领导、专家誉称为淮河流域水土保持技术骨干“沂蒙三老”之一。他主持完成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崔家峪、凤落院、牛场子三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2000年12月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沂水县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二、创新争先,自立自强,水土保持科技新突破李长青同志参加的省科委“山丘水土保持的研究”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自筹资金选择课题,完成了“石灰岩地区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研究,获得临沂地区星火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山地小流域高产高效综合技术开发”课题研究,先后获得第四届《大地之光》三等奖、市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了“水土保持技术在防洪抗旱减灾中的应用研究、顺天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与水土保持效益研究、沂山前水土保持节水技术研究、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技术研究、石灰岩山区综合开发试验研究、拱坝技术在农村水利基本建设中的应用、沟道治理技术探索、佃坪-崔家峪-李家峪-摩天岭等小流域水保项目研究、水保小流域生态农业经济建设模式研究、山丘区小流域水保综合治理规划方法研究”等课题,获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4项、市科技进步奖1项、临沂地区星火奖1项、市水利科技进步奖22项、县科技进步奖23项。
三、禹迹延伸美名传,科技论文谱新篇李长青同志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敏于行动,积极参与编写《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沂蒙山区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论著、《光辉的历程》;先后在《中国水土保持》、《中国水利》、《治淮》、《山东水利科技》、《山东水利》、《鲁水纵横》等刊物,以及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等平台上发表学术论文27篇,获得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三等奖5项,获得市优秀合理化建议成果奖2项、市第一、二届水保杯二等奖2项。他积极参加水利部、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撰写多个专题调研报告;承担治淮六十周年征文活动,积极参加水利部淮委新时期水土保持研讨会课题研讨,在《治淮六十年》上发表“艰苦奋战六十年,水保治淮添秀篇”等文章。四、峥嵘岁月强,任重道路广四十年艰苦创业,四十载业绩辉煌。李长青同志先后获得省市县水土保持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市县水土保持科技先进个人,市县水土保持工作先进个人,是沂水县首届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沂水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优秀共产党员,获得市水利改革建设年嘉奖奖励。他指导编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88个,全部获得各级水利水保主管部门审查通过,为控制和减轻沂蒙山区乃至整个山东省水土流失,提高水土保持治理质量水平,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综合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大美临沂和美丽山东作出了积极贡献,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践行者和创新先行者。2020年被授予山东水土保持学会突出贡献奖。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第五届山东水土保持学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翟庆民同志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