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会员
第五届山东水土保持学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于维霞同志先进事迹
发布日期:2022-05-30 浏览次数:55
于维霞,女,汉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70年3月出生,现任诸城市水利局水土保持办公室负责人。
“择一业、终一生”是于维霞同志的从业状态。她学的是水土保持专业,干的是水土保持工作,一个岗位坚守三十多年,已把职业干成了事业。
白了青丝,绿了山头。她说她最深的情怀是守牢了诸城水土保持这块阵地。
水土流失治理:专业,才能专注
于维霞同志参加水土保持工作之时,正处水土保持历史治理成果功能退化时期。黄牛山小流域治理规划是她的第一份“作业”,作为当时唯一科班出身的水土保持专业技术人员,她承载着老一辈水保人的厚望,用绳子、尺子、板子等原始测量工具,完成了辐射桃林、皇华、石门3个乡镇的黄牛山流域治理规划。“山顶松林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山下库坝环绕”蓝图,开启了诸城生态封育与经济开发融合的新历程。
流逝的是时光,留住的是水土。从1996年的黄牛山小流域治理,到2021年的北崮山小流域治理,她以专业“作画”山水空间,用脚步丈量青春宽度,主持治理了9个小流域治理工程。依托一个个国家扶持项目接力发展,闸山沟、建谷坊、修梯田、治河道、植苗木,托起了乡村振兴的“底”。皇华镇倒漾河小流域被命名为“全国十百千示范工程示范小流域”。
2010年陪同省市水土保持部门领导视察小流域(左一)
水保产业培植:美丽,才能美好
国家单一投入转向政府与社会两手发力是诸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创新实践,也是于维霞同志水土保持职业生涯的精彩亮点。
2010年以来,工商资本下乡成为诸城山区生态产业新业态,她作为全市唯一的水土保持专业高级工程师,引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帮助30多个小流域田园综合体完善治理规划,吸引社会投资58.7亿元,高标准治理60.67平方公里,破解了规模发展难、系统治理难、产业升级难、群众参与难问题,实现水土保持产业的二次飞跃。生态清洁型的大源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生态经济型的康家岭小流域华山榛谷田园综合体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平欧榛子产业化示范区;生态旅游型的竹山小流域生态谷成为诸城的生态“名片”。
山未移,山已易。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中,令她骄傲自豪的是“绿水青山”带给父老乡亲的“金山银山”,各类田园综合体就近安置就业岗位6000多个,农民成工人,老乡变同事。
水保监督执法:琐碎,才不破碎
一专多能、一岗多责是于维霞同志的工作状态,面对执法力量由多到少、执法任务由少到多的一路变化,她成为内业、外业多面手。她说:“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有些职责总得有人去扛。”
心心于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1994-2012年的19年间,完成了山东省第二批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县、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县等试点示范工作,建立起“城乡一体、城乡联动”水保监督执法管理机制。2018年以来,随着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她对辖区内“疑似超出防治责任范围”和“疑似未批先建”的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进行逐个现场复核,仅现场复核照片就拍了2万多张。对项目逐个系统录入、逐个跟踪整改,实现238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无反弹。
2020年市县联合进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检查(左一)
职业生涯终有时。于维霞同志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平凡中坚守,尽责就是最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