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今天是 - 2025年05月22日 - 星期四
山东水土保持学会

个人会员

第三届山东水土保持学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王忠同志先进事迹

发布日期:2022-05-30 浏览次数:58

王忠,男,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9月出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参加工作后,在泰安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从事基层水土保持科研工作。2002年调入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在水土保持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开拓探索,取得多项科研成果,探索出高效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模式,为泰安市水土保持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一、学有所成试锋芒,基层科研硕果尝

王忠同志在泰安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在单位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的情况下,承担起多项科研任务。他主持完成了《“四荒”分类分级和治理模式的研究》等4项科研课题,分别获得山东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泰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及时总结科研成果,在《水土保持研究》、《山东水利》发表论文7篇,向全省介绍了泰安市水土保持科研成果。为了拓展工作范围,提升水土保持科研单位服务能力,他承担起在泰安市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到2002年,编制规划、小流域水保实施方案、生产建设项目实施方案30多个,多次跨行业为土地管理部门的土地整理项目编制实施方案,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树立了崭新的行业形象。

二、水保工程重效益,治理经验省推广

王忠同志从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管理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后,正逢黄河生态工程大汶河流域项目的实施,该项目是泰安市第一个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的工程。为了做好工程管理,细致做好年度治理任务和资金分解,他与监理人员翻山越岭一起实地核实建设内容,高效完成工程治理任务,受到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表彰。2008年建设泰安市桃花源生态清洁小流域,并顺利通过了由省水利厅马承新副厅长带领的验收组的检查验收,标志着该条小流域成为山东省第一条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此后,在中央、省级等重点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项目的管理中,他认真负责,很多竣工项目经省水利厅、财政厅审计,成为建设优良、管理规范、效益显著的水土保持项目规范化建设样板工程,并多次接待省内外水土保持团队参观学习考察。


组织省厅专家验收国家重点项目(左三)

三、基础工作肩上扛,事业发展勇担当

规划是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2004年,王忠同志先后主持编制了《泰安市淮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和《泰安市黄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2005年负责《泰安市水利志》水土保持内容的编撰工作,主持编制了《泰安市水土保持“十一五”规划》,主持编写了《黄前水库上游水土保持规划》。2009年主持完成泰安市全国革命老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2010-2012年全程主持泰安全国水土流失普查工作,完成了对县级普查技术培训、现场指导,野外调查数据汇总和矢量化录入工作,主持提报全市水土保持措施普查材料,全面高效地完成了泰安市水土流失普查基础性工作。2012年开始参与泰安生态市建设工作。2017年主持完成《泰安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的编制工作,于当年泰安市政府批复实施,并开始主持编制每年度的《泰安市水土保持公报》。在这些大量基础性工作中,不仅锤炼了扎实的业务能力,也践行了水保人精益求精、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

四、工作经验勤总结,水保故事谱新篇

王忠同志在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后,十分注重向社会公众做好水土保持宣传。2003年,他作为主要创作人员,走访6个县市区,历时1个月,与泰安电视台制作完成《关注水保》节目,并在电视台“说事”栏目分上下两期播放。不仅介绍了水土保持工作内容,更全面的展现了泰安市近十几年水土保持建设成效。在水土保持从业期间,他积极探索和思考水土保持工作特点、面临困难、发展方向,结合工作实际撰写论文10余篇,分别发表在《中国水土保持》和《山东水利》以及其他水土保持专业期刊上。他总结出的“四型”小流域建设模式,2019年被水利部水保司在水土保持动态进行宣传;同年,泰安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被省水利厅印发文件在全省推广。


与电视台共同制作水保宣传片(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