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宣传
你想了解的学会知识,看这一篇就够了!
发布日期:2018-06-29 浏览次数:1241
1、什么是社会组织?有哪些类型?
社会组织是区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组织形态,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独立性等特征。社会组织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从国际上看,有“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等提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类似组织的提法有“群众团体”、“民间组织”等。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社会组织”的概念。从此,我国开始正式用“社会组织”代替“民间组织”等提法。
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等。
2、什么是社会团体?有哪些类型?
社会团体是指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公益慈善类、科技类、行业协会商会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一般根据社会团体的性质和任务,将社会团体分为学术性、行业性、专业性和联合性四类。
(1)学术性社会团体,可分为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类三种。学术性社团一般以学会、研究会命名。
(2)行业性社会团体,主要是经济性团体,可分为农业类、工业类和商业类等,一般以协会命名。
(3)专业性社会团体,一般是非经济类的,主要由专业人员组成或以专业技术、专门资金为从事某项事业而成立的团体,一般以协会、基金会命名。
(4)联合性社会团体,主要是人群的联合体或学术性、行业性、专业性团体的联合体,一般以联合会、联谊会、促进会命名。
3、什么是基金会?
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公募基金会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围,分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和地方性公募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