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今天是 - 2025年05月23日 - 星期五
山东水土保持学会

行业动态

黄河上中游七省(区)发出水土保持“西安倡议”

发布日期:2018-06-19 浏览次数:845

    6月12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做好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事关黄河长治久安,事关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新期待意义重大。 

  为全面落实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部署,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七省(区)联合发出“西安倡议”,倡议全社会建设绿色黄土高原、永葆黄河生机活力。 

一是构筑绿色发展生态体系,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定扛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政治责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构建系统完备、规范高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原则,全面建立省级人民政府对市县人民政府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强化政府水土保持主体责任。全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凝聚力,加强引领力,增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施策、精准发力,重塑流域生态建设新格局, 让黄河水更清、高原绿更浓。 

二是构建黄河生态长廊,系统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严守生态红线,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重大工程修复,着力优化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高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质量,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扎实开展黄土高原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有序推进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继续加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促进精准脱贫,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上下游发展,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新动能,共建黄河生态廊道,有效减少入河泥沙,共同守护黄河安澜。 

三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效益,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政府主导,强化部门协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协调推进水土流失治理、面源污染防治、水系生态整治和人居环境改善,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实现流域清洁、乡村美丽,海晏河清、时和岁丰。 

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测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数字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着力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构建生态环境全要素监测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全面强化水土保持监测,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预测长效机制,实现水土保持监测全覆盖,为生态文明宏观决策、安全预警、评价考核、责任追究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实现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消息来源:水利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