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今天是 - 2025年05月23日 - 星期五
山东水土保持学会

资讯动态

威海华夏城:一座从矿坑废墟上崛起的生态城

发布日期:2018-06-17 浏览次数:6142

       6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后,在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龚正陪同下,先后来到青岛、威海、烟台、济南等地,深入科研院所、社区、党性教育基地、企业、农村,考察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初夏的齐鲁大地,万物勃兴,生机盎然。6月12日,习近平考察了华夏集团生态修复项目。这个曾经满目疮痍的采石场,经过十多年的综合治理、绿化造林,如今到处鸟语花香、满眼郁郁葱葱。习近平在听取威海市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情况介绍后,沿着步行道实地察看治理区新貌,同当年参与矿山修复和目前正在景区工作的村民亲切交谈,对华夏集团通过生态修复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致富的做法给予肯定。习近平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威海华夏城:一座从矿坑废墟上崛起的生态城

       威海华夏城城市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是2007年华夏文化旅游集团在山东威海投资打造的综合体项目,项目占地16.28平方公里,总投资60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44.3亿元),包括威海华夏城景区、神游海洋世界、会跑的实景演艺——《神游传奇》秀。华夏城景区作为华夏城城市文化旅游综合体的中心项目,是华夏文旅集团从2003年伊始历经10余年修复威海龙山的44处矿坑,将环境治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重要成果,荣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殊荣。2017年2月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走入威海华夏城,抬眼望去满目郁郁葱葱,到处鸟语花香,一片生机勃勃。然而谁又可曾想过,十多年前这里每天听到的是开山的隆隆炮声,看到的是嶙峋乱石,废弃矿坑满目疮痍。

 
       沧海桑田 龙山之殇
       威海的龙山,位于里口山南端,曾绿树繁茂,风光秀丽,但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因城市建设需要,这里成为采矿重灾区,30多年里涌入26家企业,在里口山的61个采石场中,龙山就占了44个,累计占地面积达3767亩,占整个城中山的72%。完整的山峦在炸药的爆炸声中支离破碎,山体破坏,噪音不断,石渣乱撒,粉尘弥漫,恶化的环境和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当地百姓的生活,村民与采石者时常发生争端。
       面对千疮百孔的山体,有一位50年代出生于里口山脚下的农民企业家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就是华夏文旅集团的董事长夏春亭,1985年靠48元打水泥管起家,1994年转型做工程机械,到1998年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建机行业的老大,市场占有率达28%,30年间为国家累计缴税达30多亿元。为了保护老祖宗留下的青山绿水,他多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给威海市委市政府写报告,要求停止开山采石,并自告奋勇肩负“修山”巨担,将工程机械挣的钱全部投到治理矿坑、还子孙青山绿水上。
       威海市委市政府对此非常支持,叫停了龙山的采石场以保护生态环境。但夏春亭仍面临巨大的压力,修山便意味着堵了采石场老板的财路。采石场的矿主们多次闯进他的办公室,阻止“修山”,甚至把炸药包扔到了他的办公桌上。除了外部压力,更让夏春亭憔悴的是来自集团内部人员的不理解,众多反对、怀疑的声音接踵而来,人们不理解在这个拾金年代,怎么还会有人去做这种只赔不赚的买卖?


    

       愚公移山 凤凰涅槃
       在困难面前,夏春亭修山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2003年,他正式启动了浩大而艰辛的工程。有人建议喷绿漆,夏春亭予以否决,治标不治本。由于龙山矿坑最高断面107米,堆积矿渣矿粉达40多米的现实情况,无法采用挂网喷泥的措施,只能选择难度和繁复度最大的拉土回填方式。每填一个矿坑,运输车都需盘行而上。一座仅有150米高的山路,工程车需盘9道弯才能将土送到山顶,这就是现在景区内一条“九曲街”的由来。有些山沟周围的山体均被开采,山谷渣石成堆,无奈夏春亭只好将其建成水库,利用水面进行遮掩作美化。有些采石场,因双面开采导致山体几乎被打透无法修复,最后夏春亭将其规划为隧道,隧道上面覆土绿化,隧道下面通车行人。依照此法,一个景区内就建了四条隧道,总长度达405米。
       修山期间,华夏文旅集团动用了130多辆工程车共运土方5692.67万立方,修复矿坑44个,建造大小水库35个,取平一座绵延800多米约1530万立方的山岭,共栽树1127万棵。为种植树木、维护山林,夏春亭购置工程车几十辆,其中喷灌车就有9辆。因天旱缺水,只能租用水库,车辆需绕行7公里到水库买水浇灌树苗。十多年间,夏春亭把建筑机械业挣的钱连同银行贷款,全部投在了治理矿坑上,累计投资达44.3亿元。
       有“世界级休闲花园”之称的加拿大布查特花园,是在占地180亩的矿坑上建起的一个大花园,修建、维护历时100多年。而华夏城的旧址龙山矿坑修复的时间仅仅10余年,修复破坏最严重6个矿坑的占地面积936亩,是布查特花园的5.2倍,修复整个范围内44个矿坑累计占地达3767亩,为布查特花园的20.93倍。


       生态新城 一枝独秀
       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山采石以前就有很多村民到山上玩,那何不做一个景区,让大家来休闲。21世纪应该是文化旅游的世纪。当时就决定做文化旅游。”夏春亭回忆说。于是,华夏文旅集团在几个采石场上建起了以展示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环保之城——华夏城,景点各具特色,如最全面展示尧舜禹时期历史文化的禹王宫、集中展示胶东民俗特色的夏园等。最具特色的是采取现代声光电技术、游客可参与体验的威海人民防空防灾教育馆。它是在矿坑里打造的长172米、宽93米的地下工程,矿坑上面覆土绿化,矿坑下面游客参观,被授予国家人民防空教育基地及山东省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


       经过十余年愚公移山的不懈努力和致力于生态修复的坚定决心,如今一座建在矿坑废墟上的中国生态城正在悄然崛起。龙山之畔,三十余处湖泊星罗棋布,二十多处景观顺势绵延,古建筑集南北之精华,新场馆融现代之科技。青山、碧水、蓝天、白云是华夏城辽阔深远的背景;建筑、文化、民俗、演艺是华夏城最引人入胜的元素。2007年,在矿坑废墟上崛起的华夏城正式开放。经过多年的经营,游客量累计达近千万人次,其中2016年游客量达183万人次。



       华夏传奇 演艺巅峰
       为增加景区文化内涵,华夏文旅集团还在矿坑里打造国内第一个360度旋转行走式的室外演艺《神游华夏》。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原采石场及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将360度旋转,可前后运行的移动式看台观众席设在了大型采石场上,将周边山体修复、打造成自然山水实景舞台,首创七幕室外360度大型山水实景演艺。其中《天地和谐》一幕中,在石窝外侧筑起大坝,坝外修一条水下隧道,坝上作为这一幕中的舞台,石窝最深处则设计为《天地和谐》一幕中的水下神龟,堪称水下舞美经典。在演出中,利用火山喷发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打造火山喷发景象,配合演出的需要,天地轰鸣、岩浆四溅,场面震撼。《龙的传人》一幕中,北侧的采石场矗立的山体断面就势修建起了“之”字形舞台,在山体上方设置巨大水箱,演出时依托陡峭的山势打造“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景象,2000吨水瞬时喧嚣而下,水雾腾空而起,场面宏伟、壮观,蜿蜒的游龙再现中华文明的龙马精神。


       《神游华夏》演艺,独特的演出形式和观看模式让观众坐不离席就可以欣赏到水、陆、空全方位立体环绕的跨时空精彩演艺,开启胶东半岛夜间文化生活美妙之旅。威海从此进入了36小时旅游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威海旅游“过路站”的状态,成为威海旅游文化产业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6年,华夏文旅集团将《神游华夏》进行升级,打造精品华夏演艺传奇系列之《华夏传奇》。《华夏传奇》在吸收《神游华夏》原有领先技术及节目优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重新编排,在道具上新增大舞美机械装备,如世界最大的空中道具30多米长的五彩发光凤凰,7米高可以前仰后合拍手大笑的笑佛,6面直径达5米的空中大鼓等,在内容上采撷华夏传统文化发展符号,挖掘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经典的神话传奇故事,将伏羲女娲、凤凰涅槃、八仙贺喜等一系列经典传说串联成秀,在一场演艺里揭秘华夏文明千年发展之源。《华夏传奇》以散文体的结构,以华夏文明为主线,巧妙的通过现代化的手法打造出更加神奇、震撼、刺激、欢快、叙事逻辑更加清晰的多剧幕大型室外实景秀。
    

       如今,华夏城已然成为威海旅游的新坐标,不仅是到威海游客必看的景区之一,而且由于它和教育、餐饮、演艺、住宿等融为一体,形成完整产业链,已成为游客休闲度假和威海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它不但带动了龙山周边经济的发展,每年解决周边村民473人的就业,而且成功修复了废弃矿坑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范,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消息来源:新华社济南6月14日电;

新浪看点《矿坑废墟上崛起的环保生态新城—威海华夏城》

威海华夏城网站http://www.whhuaxiacheng.cn/;有删节)